临夏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河州味道临夏美食小吃 [复制链接]

1#

河州特色美食,不仅仅是一种种食物,更代表着临夏的民俗风情,酿皮子、发子面肠、甜麦子、牛杂割,各种醇香可口的美食,是临夏人味蕾的主角,也是游客最爱的河州味道。古色古香的木质建筑老堂屋,土炕老炕桌上热气腾腾的三炮台盖碗茶,地地道道的乡村氛围和原汁原味的农家风味美食,吸引着南来北往的食客,一年四季纷至沓来。

河州牛杂割

牛杂割是临夏传统小吃之一,是与牛肉面一样备受青睐的早点之一。来临夏,没有吃到当地的牛杂割,等于没有来过。清晨,来一碗牛杂割,汤鲜肉嫩,口感饱满,再配上一根麻花,一句话“满福得很!”

临夏美食之牛杂割

◇李萍

无论春夏秋冬,凌晨五点多,杂割店的主人开始忙碌了,虽然店面小,桌子也不多,店里两三张,店外一两张,却也是门庭若市,总是爆满。杂割铺虽不及牛肉面馆多,店面也很不起眼,但是顾客盈门,从来没有冷过场。吃杂割的人多为男性,不够坐了,也不介意端着碗或站或蹲,吃得津津有味,如兰州街头吃牛肉面的景致,别有一番意思。

牛肉性热,其杂割自然属热性,在冬日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牛杂割,那个舒坦无法描述。听喜欢吃牛杂割的人说,虽是一碗牛杂割,可是在吃法上也是有讲究的,有文字如此描述:“腮肉肚梁子,蹄筋油葫芦”可谓上品,腮肉肌理细腻,燎刮的皮色*而状似海参,食时滋润厚道;肚梁子厚达半寸,洗净煮热后洁白如玉,快刀切来,片薄如鱿鱼;蹄筋,晶莹剔透像琥珀;油葫芦(即牛贲门),煮时将脂肪翻进里面,样子像葫芦得名……

浓烈辛辣的胡椒粉,让杂割汤辣的刺激,也让味蕾变得刁钻,或许很多人喜欢牛杂割的不仅仅是杂割的醇香,更喜欢其辛辣味。

如果在冬日,步入雾气腾腾又热闹的杂割店,锅里肉汤翻滚,香气四溢。在店主人忙活的招呼声里,按部就班地落座,等候一碗杂割,心情也是急切的。

杂割杂割,便是要割的,自然是用刀而不是菜刀。杂割店老板割杂割的功夫也算是一道风景线,他们的手艺都是经年累月割杂割练出来的,握刀的手法娴熟,飞快又利索,左一下右一下,割下的牛舌、腮肉、肚梁、牛蹄筋及心肝等,麻利装碗。眼尖记性又好的老板,自然记得熟客的喜好,不用吩咐,也会多割点蹄筋或舌头,总之尽可能地依照食客的要求喜好割放。无特别要求的,则依照惯常的份量,不多不少,碗内放入杂割,再薄薄地割上一片油葫芦,放在浮头,舀汤浇之,而后撒蒜苗香菜末,其动作干净利索,一气呵成。光是看着店家那一流水的动作,就一个劲地咽口水,加之扑鼻的香味,还没有吃,却尝了人间美味一般。

若留心观察,吃客会瞅着店家端过来的那碗漂着绿白相间的杂割,眼睛似乎都要流“口水”了。一碗牛杂割放在眼前了,吹开绿绿的蒜苗和香菜末,一口汤吸溜着咽下,便舌底生津,唇齿留香,胃口大开,舒坦不在话下。

吃杂割总是先喝汤的,汤既免费又不限量,很多食客喜欢在杂割里泡白饼或麻花,尤其是麻花必须要泡着吃,要不然嚼不动,不化不散,有筋道,好吃是必然的。也有人喜欢一口饼子一口汤,怎么喜欢怎么吃。第一碗汤喝得差不多了,又添了一碗。吃的人吃得油光满面,吃得酣畅淋漓,而一些候座的人则垂涎欲滴,满眼心焦,目光有意无意瞭着打着饱嗝离开的人,只恨离开的动作太慢。

杂割不同于清汤羊肉或羊肉泡馍,肉多,作为早餐,有点小奢侈,可算高级享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临夏人喜欢的牛杂割,渐渐被外地游客所青睐,也羡慕临夏人每天都有口福能吃到地道又纯正的特色早餐。

好一口辛辣牛杂割的人,尽管平素里谈及养生时,言之凿凿说牛杂割吃多了不仅胆固醇高尿酸也高,但是面对一碗热气腾腾的牛杂割,就经不住诱惑了,吃得津津有味,大快朵颐,做了饕餮之人,哪里顾得了胆固醇和尿酸?

殊不知,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牛杂割,其制作过程说复杂也简单,说简单则也工序繁杂。首先要将牛头、牛蹄燎烧去毛,燎烧过程中要注意度,只能烧去牛毛不能烧焦外皮,一番燎烧后,刮去烧焦的牛毛,放食用碱反复搓洗,直至清洗干净,而牛肚、牛心、牛肝等牛下水也同样用食用碱反复揉搓洗干净,去腥味后,一起放大锅小火慢炖,那样煮的杂割才会绵而不烂,味鲜而又有嚼劲。

牛杂割也被年轻人喻为“黑暗料理”,好杂割的人,一天不吃似乎没有吃早点一样,上瘾得厉害,除非特殊情况,否则,必不可少。

或许,时光的流转里,很早以前,杂割作为临夏人的传统小吃,自有地方特色,不同于广州、河南、山西等地的牛杂,虽然有点相似,但做法与味道还是有区别的。

牛杂割也被有些人当作药膳,比如拉肚子了,辣辣地喝一碗杂割汤,似乎比药还管用;还有伤风感冒者,也以喝杂割汤红红脸、出出汗,让感冒自愈。

或许,那些以喝牛杂割汤治病的人,怕是对喝牛杂割汤上瘾了,便是生病了也不听医生所言,将饮食清淡的医嘱抛之脑后,自我治疗。

不过,细想也是有道理的,牛肉性热,胡椒也是辛辣的调味品,二者共同发力,其热度定是双倍的,要不然,一碗牛杂割下肚,为何总是油光满面的?

曾经,很多外地游客初到临夏,面对杂割一脸嫌弃,近乎避而远之,可是尝试之后,便赞不绝口,从不喜到喜欢,继而有到了临夏不吃一碗杂割便是遗憾的大转变,让牛杂割渐渐呈现出临夏美食的独特魅力。

留宿小城的人,为了不留遗憾,清晨的一碗牛杂割是必不可少的。

如此,临夏人的一个个清晨从一碗辣香的牛杂割开启,忙碌从舌尖上的诱惑里洇开……

梅花羊头

梅花羊头肉味甘、性热,入脾、胃、肾、心经,冬季常吃,温补脾胃,温补肝肾,补血温经。

河州糖瓜

河州糖瓜是临夏人的一种花色甜点之一。制作精美,品种繁多,酥脆香甜,风味独特。糖瓜滋阴清火,润肺止咳,是老年人和儿童极好的补养佳品。

河州八宝醪糟

◇汪应博

幼时,戏耍在土地的怀里

在四月的春光里沐浴

大夏河畔的月色下喂养

咀嚼过一场场磨难

终于把春雷,夏雨,秋风,冬雪

均匀地盛入碗中

慢慢嚼出润滑的生活

牛奶在铜制小锅里加热,撒上炒熟的花生芝麻枸杞,混合在一起慢慢搅拌,一碗鸡蛋牛奶醪糟就这样做成,味道香甜,营养丰富,口感顺甜。

河州酿皮

◇张秉柱

柔条薄亮像皮鞭,酸辣香油味道鲜。

春夏秋冬馋老少,一天不吃想三天。

河州酿皮是临夏独特的风味小吃之一,色泽晶莹,橙*透亮。酿皮子切成宽条,犹如软玉飘香,加上薄薄的面筋,浇上辣椒油、醋、蒜末、酱油、芥末等佐料,酸辣凉爽,香味诱人,入口柔韧劲道,风味特佳,回味无穷。

临夏酿皮

◇焦永霞

我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走遍大江南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美味佳肴。我们临夏的酿皮子,也吸引着八方来客,值得我娓娓道来。

临夏酿皮来源于河州民间,它是一种既营养又健康的好面食,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亦被临夏今天的大小宾馆作为迎接上宾的地方特色风味小吃。它以其独特的河州味道,传统的技艺,在竞争激烈的餐饮业占据一席之地,已成为当地旅游文化食品之一,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临夏酿皮散发的香,已传播很远。客人一到临夏就能嗅到酿皮子的香味,他们都会感叹:“来临夏不吃酿皮子,枉来此地也”。因为,酿皮子的那种香味一点也不收敛,那种味道既混杂着油辣酸麻的家乡味道,又凝聚着刚烈浓重的西北风味。

行走临夏,你会看到在大街小巷的饮食门店上写有“酿皮子”的招牌。进入“酿皮子”门店,迎面看到的酿皮子或是放在蒸笼里、*灿灿的一摞摞薄片子,亦或是一刀刀切好的油灿灿的面皮、一摞一摞地摆放在铝合金做成的玻璃方框里。桌子上依次还摆放着两排蓝花海碗,里面盛放着油泼辣子、大蒜水、*芥末和香醋、白盐等调味品。这些调料一般都放在店门口,好像是在诱惑路过的顾客。

顾客一走到店门边,店主就亮着嗓子喊:“里面请,上几碗?”顾客自报碗数后,店主答曰:“好嘞,酿皮子几碗!”店老板便抓一把酿皮子放在盘子里,再放上几片面筋,然后用小勺子依次调上桌上的各种调味,这调的过程,就是各种“味”调进去了。酿皮子一碗,就盛到了客人的面前。顾客可以坐在店内细嚼慢咽,亦可以坐在店外的长凳上。

如果客人一拨一拨涌来的时候,你会看到在门店前持币排队的场景。这个时候,店老板依然保持着对待每一位客人的从容与客气,对桌上的调料一点也不马虎,一如既往地一一精心地调拌。看着一个个客人享受美食后的一脸满足。他便喜心悦目地吆喝“吃好啦,下次再来!”随即又很欢喜地带着长音吆喝接待着下一位客人:“来啦,里面请!”

这样的“酿皮子”门店,一般有店老板和店小二、或者是夫妻二人、或者是父子二人都可以开张经营。店老板负责盛食物、放调料、收银子、迎送客人,店小二则端盘子、擦桌子、收拾碗筷。如此而已、循环往复。

临夏的女性对酿皮子是非常青睐的。走在大街上,常常看见女人手中提着一袋酿皮子、再买点临夏锅盔,亦可当一餐饭食。

城市里经营的酿皮子是这样的。在乡下的庙会上用电动三轮车,放上装有酿皮子的铝合金匣子和调料,当街支起就开口招揽顾客了。这种营生一人就可以经营。

由于好吃产生的好奇,去探访了酿皮子的制作方法。

油泼辣子用烧熟的菜籽油倒在辣椒面煎制搅拌而成,辣而不呛喉,油而不腻,既提味,又开胃。钻鼻呛味的芥末也叫做芥*是由当年的优等芥子磨成粉的,香醋是由醋与大香、草果、陈皮等佐料煮熟而成的,醇香透鼻。

看到了那些煮酿皮子的用具,锅碗盆,还有蒸笼,似乎就看到了酿皮子的制作工艺。酿皮子,虽为一种简单实惠的民间小吃,但制作工艺复杂,操作技术性强,在制作时先将面粉搅成团,在盆中将面团多次搓洗,使面粉中的蛋白质与淀粉分离,分离出来的蛋白质叫作“面筋”,之后将面筋和沉淀后的面水分别置于涮锅上用火蒸制,注意火候,精工细做,蒸熟之后,切成薄片。

把酿皮子切得宽窄均匀,盛在盘子里,上面盖上几块面筋,拌上紫红的油泼辣子、白的芥末汁、*的蒜泥,再加上盐、醋,呈在眼前,使人顿生谗涎,刺鼻的芥末和蒜味,形成一股清冽冽的香气,瞬间溢满整个屋子。那香气,像初夏的阳光,有着暖人的喜气。看起来色美味香,吃起来柔筋耐嚼,质地柔韧,嗅起来,香、辣、咸、酸、鲜五味俱全,清爽适口,别具风味。特别是盛夏酷暑,一盘酿皮子下肚,筋柔爽口,全身清凉,暑气顿消,吃了还想吃,甚至是吃完后,走在街上,全身都香飘四溢,路人就感觉此人刚刚吃了酿皮子。这就是我们临夏酿皮子的特点。

在临夏的街道上,酿皮子一年四季都在出售,不管是马、王、沙、蒋家,都一味地悬挂着老字号的招牌,店老大亦是一勺子一碗地“调”着酿皮子,四方食客熙熙攘攘,食客们品评着其中的味道差异和口感的区别。味道都是有差别的,但都会感到胃的滋润和心的舒爽,如同秦岭山里的甘泉流淌进关中平原的田野,那种滋味,只能说爽,很爽。

家乡的酿皮子,承载着家乡的淳朴与简单,也承载着家人的关怀与温暖。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带给我的更是那千千万万的回忆、回味,那绵绵不断的遐想。

舌尖上的临夏,少不了一盘地地道道的临夏酿皮子。让我们乘着春色喜人,和家人们一起来品尝临夏酿皮子!

只是感到非常惋惜的是:临夏酿皮子源于什么时候,不得而知。

我用眼睛或胃口在感觉,哪一家才是最初的第一家酿皮子呢?

来源:民族日报

原标题:《河州味道临夏美食--小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