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教育扶贫脱贫家长学校也要办好中国青年报 [复制链接]

1#
贫困地区孩子反复失学辍学,原因仅仅是因为没钱吗?教育扶贫脱贫家长学校也要办好作者:王晓燕(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广西贫困地区兴业县一户搬迁家庭父母和孩子一起贴“福”字。曹祎铭摄/新华社发1、教育扶贫脱贫还需强化家庭教育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各种社会机构为教育脱贫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苦努力,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有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以贫困地区“控辍保学”为例,在极大力度的控辍保学中,有的孩子仍反复失学辍学。这一现象引起人们的思考:穷人家的孩子不上学仅仅是因为没钱吗?《贫穷的本质》一书曾指出:在教育扶贫脱贫的问题上,我们一直以来都有一种错觉,认为穷人家的孩子不上学是因为没钱。事实上,在绝大多数国家,小学、甚至初中都是免费的,但还是有很多孩子不愿意上学。究其根本原因,是很多家长不重视教育,不知道教育的好处,因为教育的回报往往是在十几年之后,这让很多家长看不到教育投资的价值和效果,同时也不想放弃孩子现在能挣到的钱。笔者在几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调研中发现,造成失学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固然有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由于路远、路险而造成的学生失学辍学;同时,由于深度贫困山区学校英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师资短缺而无法开足课时、开齐课程,教学质量不高,学校教育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吸引力。但更为重要的是山区贫困家庭群众的教育观念较为陈旧落后,部分群众往往更愿意选择让男学生打工挣钱,让女学生承担家务。例如,笔者在甘肃临夏州调研时,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反映,每一年都需多次派人到各地劝返打工的学生复学,为此付出巨大努力,但还是有部分家长不配合,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成为教育扶贫脱贫的最大障碍,也成为学生反复失学辍学的最根本原因。因此,在教育脱贫的问题上,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更多强化家庭教育,从教育源头上解决问题。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源头在家庭,根本在家庭教育。2、深度贫困地区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分析当前深度贫困地区的家庭教育现状,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家长教育观念贫困落后。据调查,贫困地区学生家长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责任,并能担当起这一责任的家庭只占35%。65%的家庭认为只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可以了,教育的全部责任在学校和老师。有的家长甚至说:“孩子只要有吃有喝就行,反正考大学希望渺茫,又何必浪费时间、浪费钱财;老百姓没靠山,即使考上了大学,工作也难找;即使有了工作,工资也很可怜,不上学照样可以打工赚钱”。这些普遍存在的想法,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还没有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因其落后的教育观念,家庭和学校之间没有形成共识和有效配合,直接影响了教育脱贫的成效。二是家庭教育职能和方法缺失。据第二次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面临四大困难,依次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辅导孩子学习力不从心”“太忙,没有时间”“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农村父母遇到的困难比城市父母更为突出,三成以上家长“没有接受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而在贫困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根本缺少教育孩子的能力,家长长期缺席、监护人长期不能履行职责、家庭教育职能基本丧失的情况屡见不鲜。目前,在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老年人、患病者、残疾人的比例达到45.7%。隔代家庭、单亲家庭、有重病患者家庭、残疾家庭等总体比例偏高,家庭教育职能和教育方法严重缺失。三是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严重不足。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现状调查报告指出,当前很多地区建立了家长学校和家教指导中心,但是主要建在省、市(区)两级,广大农村地区的县(区)、乡镇家庭教育指导站,尚没有完全配备,还无法为城乡家庭提供普惠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特别是在贫困地区,特殊家庭、困境家庭等亟须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但实际上人力、物力等资源极度匮乏,指导服务严重不足。3、如何补齐深度贫困地区家庭教育短板针对以上贫困地区家庭教育的问题,为保证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亟须在以下三个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一是切实转变深度贫困地区家长的教育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贫困现象从表象上看是物质贫困,从根子上剖析往往是思想贫困、精神贫困、心理贫困。立足家庭教育这个教育脱贫的源头,首先要对贫困地区家长进行观念扶贫、思想扶贫、心理扶贫,必须唤起贫困地区家长对教育的正确认知,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培养家长的积极心理,给家庭教育注入现代化的科学理念与内涵,激发家庭的内生动力。为此,应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大力推动贫困地区家长学校的兴办,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导教育家长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营造良好家庭教育的社会生态。同时,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的多种手段、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如广播、有线电视、网络平台等,传播科学的家教知识,传授教育经验,引导家长重视家教和家风建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