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沐春风
——临夏州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综述
连日来,临夏州在西安、重庆、天津等地成功举办旅游推介会,吸引了越来越多旅行社及游客的
全州一批旅游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相继建成了*河三峡自驾游营地、松鸣艺术小镇等65个旅游项目,其中,旅游基础设施项目14个,宾馆酒店项目27个,临夏旅游基础条件持续改善。同时,临夏州制定了新三年“旅游厕所革命”建设管理方案,新一轮厕所建设全面启动,并成功将八坊十三巷和大墩峡景区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使全州A级旅游景区总数达到16家,其中3A级及以上景区就达到13家。
冬季的大墩峡
培育多元产品发展乡村旅游
着眼于更好地开采一座座“旅游富矿”,在文化旅游方面,临夏州以文化节会活动为载体,深化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成效开始显现。今年的河州牡丹文化月活动,在46项重点活动和宣传推介的带动下,吸引了多万游客观光旅游,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亿元。
在体育旅游方面,临夏州进一步盘活体育资源,以现场观赛、参与体验及观光游览为主要形式,推动旅游与体育融合发展,2个滑雪场的建成运营,实现了临夏州淡季旅游市场的成功“破冰”。
在商务旅游方面,临夏州以河州会展中心为平台,参与举办了临夏国际美食民族用品博览会,商务会展旅游和企业观光游已经开始兴起。
在新业态旅游方面,临夏州以一系列“以花为媒”的花卉旅游填补了初春时节旅游产品空白,“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玩雪”的四季旅游产品体系已经形成,自驾游、中医药养生游、研学旅游、低空飞行等新业态产品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发展全域旅游的重点在特色乡镇。近年来,临夏州大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集中力量打造特色旅游线路、重点旅游镇、特色旅游村,在特色二字上做文章。将文化气质、艺术气质与乡村气质完美结合,对原有的乡镇文化进行重塑,力求各具特色。
临夏州做实、做好乡村旅游基础,突出实际,优化布局,全力推动乡村旅游向休闲度假、乡村体验等方向发展,乡村旅游的主骨架初步形成,经济效益开始显现。仅今年上半年,全州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31万人次,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达到7.86亿元。
同时,临夏州加深与厦门市旅发委和厦航国旅、建发国旅等多家旅行社的合作关系,连续2年开展了“万名厦门市民游临夏”活动,临夏旅游的客源市场已经开始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拓展。去年8月,“万名厦门市民游临夏”活动正式启动,今年该项活动将持续推进。
推进旅游扶贫创新营销方式
今年夏季,临夏市折桥镇的农家乐里客人络绎不绝。“忙起来的时候,一整天都歇不下来。”农家乐老板马哈三说。目前,全州的农家乐已达余家。
近年来,临夏州深入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集中开展针对旅游主干道沿线、重点旅游镇、特色旅游村的城乡环境整治,推进绿化、彩化、美化和景观小品建设,用旅游元素、艺术化手法改造农田、村舍等乡村资源,推动乡村面貌重构、乡村气质重塑,力求从城市到乡村处处见景、处处可游,乡村旅游成为助农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重要途径和重要引擎。
去年,国家旅游局在临夏州召开了西北片区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工作会议,临夏州3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被纳入全国旅游规划扶贫攻坚公益行动。全州上下紧紧抓住国家重点扶持“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机遇,将4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纳入到《临夏州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万元旅游扶贫重点村基础设施建设省级补助资金已经到位,为旅游产业扶贫提供了保障。
同时,开展乡村旅游规划公益扶贫行动,经调查摸底确定规划扶贫编制重点村30个。目前,3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设计全部对接完毕。
客源市场日益拓宽,全州各县市加大旅游产品营销力度,整体提升临夏乡村旅游品质。
临夏州全方位开展临夏旅游宣传,连续举办了11届旅游宣传月活动,用“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宣传营销,并相继在北京、厦门、兰州等地举办了临夏旅游推介会,用“走出去”的方式,大力宣传旅游资源,加强合作交流,拓展客源市场。今年8月15日—8月28日,临夏州在西安、成都、重庆、西宁等地分别开展了“花儿临夏”旅游宣传促销工作,产生较大反响。
临夏州在提升旅游品质的同时,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持续开展“治理不合理低价”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专项治理行动,加强旅游市场秩序明察暗访,加大旅游投诉和案件处理力度,加强旅游人才培训,并举办全州乡村旅游培训班,培训人数人,有力提升了全州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
甘肃日报记者:王睿君
责编:马守璞编辑:山桦
声明:如需转载全文,须保持原文原貌,并注明来源中国临夏网!
觉得不错,就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