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齐鲁晚报
东西协作办实事,千里支医见真情
——医院赵*甘肃支医工作纪实
支医期间,赵*医生在为当地患者做诊疗。
医院*委书记唐清颖,*委副书记、医院迎接赵*医生回家。
年11月5日,圆满完成第二批甘肃省临夏州支医任务的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治医师赵*顺利凯旋。在经过十天的医学观察隔离点隔离后,由医院*委书记唐清颖,*委副书记、医院迎接回家。
通讯员 赵*
不以山海为远奔赴千里支甘
为了贯彻落实济南市卫健委对口支援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努力解决偏远地区人民群众反映突出、迫切需求的看病就医问题,使偏远乡村的人民群众更加方便地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医院自年始与甘医院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
年是山东济南—甘肃临夏州卫生健康协作交流的第二年,按照市卫健委安排部署,医院再次精心选派医师骨干奔赴甘肃医院呼吸内科开展帮扶工作。支援任务下达后,全院上下积极响应,主动请缨。7月5日,感染性疾病科主治医师赵*带着全院殷切期盼与谆谆嘱托,踏上了支援甘肃省临夏州的征途。他表示会时刻牢记支医工作的责任与使命,继承和发扬支医帮扶精神,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团结协作,积极进取,敢于担当,为广河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为当地百姓造福。
心连千里共好健康惠及临夏
在甘医院的四个月里,赵*医生尽心竭力,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通过教学查房、阅片讲解、理论授课、疑难病例讨论、实际操作示教等多种形式,帮助科室医师提高临床技能,完善严谨的诊疗规范,使支医帮扶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帮扶形式多种多样。通过看病历、教学查房、阅片示教、疑难病例讨论、举办学术讲座等各种形式,现场进行传、帮、带,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和技术。共接诊门诊余人次,病房查房余人次,开展科室业务讲座20余次,业务培训余人次,组织科室会诊十余次,教学查房60余次,开展疑难病例讨论20余次,组织大抢救1次,技术创新2项。用专业、担当和医院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让西部更多的患者得到了优质、方便、高效的医疗服务,显著提高了受援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
医疗技术落地生根。胸腔闭式引流具有创伤小,效果好,经济方便的特点,所以积极开展闭式引流技术,效果显著。以医院治疗的病,医院就得到了很好的治疗。一位反复胸腔积液的当地老大爷马热土也激动地说,在家医院的技术,以后再也不用跑腿多花钱了。利用自己的技术专长带领和指导科室成功开展纤支镜灌洗、活检,结合当地支气管黏膜结核较多,口服抗结核药治疗效果差,时间长的特点,积极带领年轻医师开展内镜下药物治疗支气管黏膜结核新技术多例。
教学查房言传身教。每天一早就来到病房查看病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日常查房中,我不厌其烦地讲解,手把手地示教,耐心解答当地医务人员提出的问题,不放过每一个“传、帮、带”的机会,共阅片余张,均详细讲解具体特征和所考虑的临床疾病,耐心解答提问。同时,举办各种形式学术讲座,不断提高业务理论能力。通过贴近临床实际具有针对性的业务理论学习,使临床年轻医师水平迅速提高,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效果。
经过近四个月的定点对口帮扶,医院呼吸科诊疗流程更加规范有序,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业务骨干得到了培养,医疗技术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服务范围得到了拓展,综合实力得到了提升,医院的发展,满足了当地百姓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促进了东西部医疗卫生战略协作,逐步实现专业范围再扩大、对接级别再扩展、对接层次再加深,优质医疗资源持续惠及更多临夏人民。真正做到了东西协作办实事,千里帮扶见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