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啤提高部分产品价格 国内啤酒业“涨”声渐起_酒类专题_产业经济
一直慎言涨价的国内啤酒企业在巨大成本上涨压力之下,开始提高啤酒价格。
昨天, 青岛啤酒()对《第一财经》表示,从2008年1月1日起,青啤已正式提高青岛啤酒部分品种的价格,平均涨幅在6%~8%左右;华创()旗下华润雪花也对表示,其正在研究产品涨价的可能性;而二线巨头金威啤酒()也表示正在密切关注此事。
成本压力逼迫
在2007年底, 燕京啤酒(行情 股吧)在北京市场正式提价,北京市场销售的啤酒价格上调12%,其中低端产品价格上调7%。在全国其他市场的啤酒零售价格也普遍上调,如在上海,大部分的啤酒零售价格都上涨了0.2元/瓶,涨幅约5%。
“此轮提价是成本压力下被动的提价,啤酒上市公司主动提价能力不足。”证券分析师陈逊表示。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啤酒原料(酿造原材料、包装物、运费等)价格的上涨成为全球啤酒生产商共同面对的问题,其中啤酒大麦的价格上涨成为国内啤酒厂商提价的最重要的原因。
海关数据显示:2007年前10个月,澳大利亚进口啤酒大麦价格飙升,成交价已经从300美元/吨涨至400美元/吨,2008年预计将达到500美元/吨,以年产20万千升的啤酒厂为例,仅此项成本每年将增加3000万元以上。而甘肃地区麦芽生产企业的国产大麦收购价格从最初的2000元/吨上涨到3500元/吨,基本和进口大麦的价格持平。
“从涨幅看,啤酒花的涨幅最大。”一家小型啤酒公司相关人士对表示,啤酒花由3万元/吨左右涨至9万元/吨左右,作为辅料的大米每吨也上涨了数百元。“包装、能源、运输、人力成本等所有成本都在上涨。”啤酒行业资深分析人士闫治民表示。
英博啤酒集团亚太区总裁丁凯对表示,啤酒成本上涨幅度此前从没有这么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危机。在2006年,各大啤酒巨头都在依靠推出中高档产品、内部挖潜降耗等方式化解成本危机,但到2007年底,各大啤酒企业开始提高终端产品价格。啤酒利润率长期以来低位运行,此前一瓶普通啤酒利润只有几分钱,因此成本上涨很容易将之淹没。
而且,成本上涨并不会很快过去。“我估计,至少在2008年上半年,大麦还将在高价位运行。”艾格农业咨询分析师陈树伟如此预计。青啤也认为,上涨仍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人力成本大幅上升也不可避免。
国金证券研究报告认为,今年各啤酒企业成本压力是近几年最大的一年,2009和2010年之后啤酒行业内几家优势企业会因为产能陆续释放以及成本下降等因素,利润增长将会变得较为乐观。
涨价内情
成本的上涨并非去年才出现,但啤酒企业却很少提高价格。
因为中国啤酒业竞争极其激烈,并且整合进入关键阶段,提高价格意味着市场占有率的大幅下降。不过,一线企业近几年规模的扩大以及品牌打造的初见成效,让它们掌握了一定主导权。
从2000年之后,啤酒价格几乎没有提过。在巨大成本压力之下,大批小规模啤酒企业逐渐被吞并,一线、二线企业也受到波及,“这轮成长是痛苦的,但对提高啤酒业集中度有很大好处。”闫治民说。在2007年的价格上涨中,部分一线企业是最大受益者。
可是,一线企业产品价格的提高仍不能让 中小企业(行情 股吧)获得生存空间,与一线企业对峙的二线企业是最大受益者,紧随一线企业提高自己产品的价格会获得进一步喘息的机会。目前中国啤酒的竞争主要在一线企业和二线企业之间展开。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已经涨价的一线企业青啤和燕京也只是部分品种或者部分市场涨价,且多在自己有较强控制力的产品领域或者市场内,并非全线涨价,对整体竞争格局也不会形成冲击。
“雷声大雨点小。”一位啤酒行业观察人士如此评价,目前多数企业仍只是观望或试探。重要原因之一,主要一线啤酒巨头们整体市场策略是先抢市场份额再策略性提价,这种策略很难为一时情势所改变,成本大幅上升是啤酒巨头们提高市场占有率的良机,轻易大规模提高价格只能让自己的市场份额下降并“养虎为患”。
可以预见的是,2008年啤酒企业为配合涨价策略会推出更多新产品,并展开更大规模营销。(边长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