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里么就到了这迎春花儿开迎春花儿开年轻轻的咯女儿家呀踩呀么踩青来呀。。。
唱着流传遍中国西北地区的民歌,在人人会唱“花儿”,人人改编“花儿”的地方,我们漫步在西北甘肃省的街头。
听说在甘肃省里有一群充满神秘色彩的少数民族群体:他们大多没有本族语言,但都兼通汉语...
他们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
他们如同泥缝中倔强生存的小花儿,在没有肥沃土壤里仍将微笑定格在忘忧的生命中!
他们是居住在河州(今临夏)的东乡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叫“东乡族”!
今天初食网中国特产篇走进东乡族,一段历史悠久,饱含浓郁文化色彩的传说就此打开~
东乡族是14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东乡族自称“撒尔塔”(Sarta),是以撒尔塔人为主,融合当地回族、汉族及少量的蒙古族等逐渐融合而成。东乡族人口人,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的洮河以西、大夏河以东和*河以南的山麓地带。
在民间有一种传说,说东乡族的祖先来自西域。据说,早在六七百年前,就有40个晒黑古杜卜(传教者)到河州传教,其中有13人定居于东乡,其首领哈木则就是在该地定居的,东乡的那勒晃、洒勒、石拉提等地,都是他们的后裔定居的地方。
带着神秘色彩的东乡族,在民间流传着多个有关祖先的故事。或真或假,也许我们无从去考究,但是这个民族带给我们的文化产物却非常令人神往。
美丽的东乡族姑娘
东乡族古时的妇女爱穿一种有领圈、大襟和宽袖的绣花衣服,袖子宽大,袖口上镶一道花边。下穿套裤,裤管镶两道绣花边,裤管的后面开小叉,用飘带束住脚管。逢喜庆大事,穿绣花裙子,他们把这种绣花裙子叫“过美”。
足登后跟高寸许的绣花鞋,当时不戴盖头,只戴包头巾,发髻上插饰物,胸前一般都佩带银饰。
少女和新媳妇戴绿绸和绿缎子盖头,结婚一两年后的妇女和中年妇女戴黑盖头,老年妇女戴白盖头。
风土民俗产物
吃平秋
“吃平伙”为是东乡族古老的传统习俗,多在农闲季节或阴雨天。准确地说,“吃平伙”就是吃“东乡全羊宴”,大家一起搭伙吃手抓。
在东乡族“吃平伙”的过程中,锅里的羊肉、碗里的发子、炕桌上的油香在整个庭院里飘馨溢香,大有其乐陶陶、不知我何的神韵。
东乡贡羊
传说昔日的皇庭美食,如今也能同天下共享。更让马爸爸、东哥这些互联网大佬都赞赏有加的极品羊宴。
据悉,在距今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时代,东乡羊就已经是供给帝王的贡品,更遑论明代史籍中明确记载的“贡汤羊87只”,足可见,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东乡羊,都是高规格的宴请食材,这也是“东乡贡羊”的由来。
吃贡羊,就要来东乡
东乡人讲究礼节,尊敬老人,热情好客。客人到家,立即请到炕上,沏上冰糖桂圆三香茶,端上脆酥香甜的油香、馓子、油果,美味可口的手抓羊肉。
这一份东乡族的大礼,就让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