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区三州一村一幼学前教育发展成效 [复制链接]

1#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m/index.html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学前教育的质量对整个教育体系具有重要影响。科学规范发展学前教育是实现新时代“幼有所育”的基本前提。引导“三区三州”贫困地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扩大“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学前教育的覆盖面,发挥优质教育的带动作用,为贫困地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条件,是实现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教育的重要保障。“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扶贫先扶智,扶智要“从娃娃抓起”,只有从教育起点开始智力扶贫,才能从根源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三区三州”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学前教育,在一系列重要扶贫政策和教育政策中强调其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举措。《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年)》“重点攻克深度贫困”中规定了推动新增脱贫攻坚资金、脱贫攻坚项目和脱贫攻坚举措,主要用于“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在“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中规定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每个乡镇至少办好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乡镇和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配备专职巡回指导教师,逐步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举办托儿所、幼儿园等,构建农村学前教育体系,逐步提高农村入园率,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也作了详细规定,要求每个乡镇原则上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园,大村独立建园或建分园,小村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可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配备专职巡回指导教师,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

在国家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各地积极开展“一村一幼”建设,通过扎根贫困地区的乡村幼儿园建设,直接惠及每一个农村家庭和农村幼儿,并通过各类财政补助及社会捐助,让每一位农村幼儿都上得起家门口的幼儿园,能够在幼儿园快乐地生活和学习。

“三区三州”学前教育的主要成绩

为深入了解“三区三州”农村幼儿园取得的成绩,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三区三州”“一村一幼”科学规范办园的情况进行了线上问卷和线下实地调研。总体来看,幼儿园的基本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学前教育入园率大幅提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到年,民族地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及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伴随乡村幼儿园建设,西部乡村地区学前教育入园率逐年大幅提升,完成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年)》)的普及目标。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年9月启动“一村一幼”计划以来,截至年底,全州开办村级幼教点个,设立教学班个,招收幼儿12.85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4.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年底的50.73%显著提高33.3个百分点。原来学前教育覆盖率显著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入园率走到前列,如昭觉县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9.76%,冕宁县达到93.60%,均超过全州平均水平。再如,年新疆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7.51%,甘肃省临夏州达到95.36%,甘肃省甘南州达到92.39%(比年提高78.9个百分点);四川省凉山州达到84.03%(比年底提高32.85个百分点)。“三区三州”个深度贫困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平均为77.2%(其中38个县已经超过90%),超过了《教育规划纲要(—年)》提出的入园率在年达到70%的目标。

“入园难”“入园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近年来,“三区三州”着力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幼儿园数量不断增加,有效满足了贫困地区适龄幼儿就近入园的需求。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年和年投入亿元,新建改扩建农村幼儿园所,实现乡村幼儿园“应建尽建”,全区城镇中心幼儿园覆盖率达到%。西藏自治区的村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66.8%。甘肃省年建设村幼儿园所,年建设所,实现了深度贫困县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近年来,甘肃省对学前三年在园幼儿按每生每年0元的标准减免保教费,对58个贫困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园幼儿每人每年再补助0元,累计惠及在园幼儿万人次,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调研发现,“三区三州”七成在园幼儿的家庭距离幼儿园在1公里以内;近一半幼儿园免保教费;八成幼儿园贫困生资助比例较高。

“一村一幼”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中取得成效。如四川省凉山州、市、县党委、政府发挥领导主体、规划主体和投入主体作用,主动、持续和深化开展“一村一幼”建设,积极探索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学前阶段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运行模式,如成立“学普办”等专门机构,扶贫部门、教育部门、社会力量协同参与,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地方政府脱贫攻坚和年度目标绩效考核的专项内容。学前阶段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目标明确并逐步操作化,运行路径清晰并不断升级换代,对儿童、家庭和社会产生积极效益。

幼儿园办园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三区三州”办园条件总体不断改善。例如,甘肃省落实《甘肃省农村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试行)》,按照每园10万元标准,为乡村幼儿园配备基本的保教设施和玩教具,确保达到农村幼儿园办园标准。甘肃省临夏市近年来通过自筹资金、向财政申请、商家垫资等多种办法筹资余万元,为幼儿园按照统一标准配备了保教设备,提高了幼儿园办园条件。甘肃省临夏州和政县杜家河村幼儿园占地平方米,在园幼儿名,生均占地面积21.5平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平方米。调研发现,“三区三州”一半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充足;超八成的幼儿园能落实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生均占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3平方米。

教师配备及队伍质量有所提高。近年来,“三区三州”通过事业单位招考、中小学教师转岗、巡回支教等多种渠道补充乡村幼儿教师。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通过多种方式配齐配强专任教师,改革教师招聘政策,不断加大学前师资补充力度,年至年共招聘学前教师4.48万人,并通过实施大学生实习、教师支持计划,开展南北疆园长结对共建、双向挂职工作,着力提升园长和教师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以及管理能力。甘肃省甘南州通过中小学教师转岗、特岗教师等项目人员招录、公益性岗位支教、公建民营和临时聘用等方式补充学前教育师资力量,幼儿教师从年名增加到年名。

进一步发展学前教育的应对策略

近年来,虽然“三区三州”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量大、面广、线长,基础差、底子薄、欠账多,“三区三州”学前教育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应重点在完善普通话学习的评估标准与监测体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