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份厚重提气的时代答卷临夏市第十四次 [复制链接]

1#
刘*连挂号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25/9360620.html
<

勇立潮头竞风流,五度春秋谱华章。

临夏市第十四次*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全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五年,也是临夏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具挑战、极富成效的五年。五年来,临夏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级*组织和广大*员干部群众,感恩奋进、砥砺前行,全面完成了市第十四次*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崭新成就。

经济实力越来越强、人民生活越来越好、城乡面貌越来越新、生态环境越来越美……一个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临夏,正款款走来。

这五年,转型升级跑出加速度

年全市生产总值95.9亿元,比年增长22.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9亿元,增长25.3个百分点;大口径财*收入15亿元,增长36.1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万元,增长31.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万元,增长42.1个百分点。

这组数据,生动反映出临夏市发展稳中求进,实现弯道超车的强劲势头。

进入冬日,临夏市环城北路、华谊兄弟星剧场美好生活综合体等项目建设现场仍旧抢抓工时、加紧建设,发展的速度丝毫不减。

临夏市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抢抓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机遇,千方百计促改革、优环境、谋项目、抓建设,成立道合、枫临、亿农3家市属国有企业,引进国家电投、百益集团等知名企业,实施总投资亿元的各类重大项目个,带动全市进入了发展的提质加速期。

五年来,临夏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行多部门会商研究、网上并联审批和限时办结制度,项*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网上可办率达到%。特别是今年以来,坚持服务环境、城乡环境、法治环境、营商环境一体优化、同步提升,带头落实“帮办代办加包办”机制,成功引进国家电投、中旅风景、华谊兄弟、甘肃建投等27家企业落地,为临夏市永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一批批重大项目的签约落地,各项改革举措的深入推进,一项项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大量民生实事的接连兑现,为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时代答卷。

这五年,民生工程增进百姓福祉

“我们山区村都通了硬化路,农民吃上了旅游饭,做梦都没想过能有这么好的生活!”枹罕镇王坪村农家乐老板马维俊搭上“旅游致富车”,积极开办农家乐,周边游客纷纷前来驻留消费。

临夏市创新实施“以德扶贫”工程,举全市之力、聚万众之志,向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冲刺,率先在全省、全州实现脱贫摘帽,0.59万户2.5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解决了困扰临夏市人民的绝对贫困问题。

五年来,临夏市集中力量打硬仗、夯基础,全市乡村面貌发生华丽蝶变,农村发展环境、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发生深刻变化,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临夏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真心实意惠民生、解民忧。率先在全州实现15年免费教育,新建改扩建各类中小学、幼儿园42所,新增学位供给2.35万个。医院整体迁建,医院改扩建,四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改造升级。坚决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城镇新增就业2.7万人,输转劳动力21.4万人,创劳务总收入43.2亿元。

五年来,临夏市实施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2.4万户,实施环城北路、G至G连接线等基础设施项目60个,拓通青年路等“断头路”31条,打通环城东路等“中梗阻”60多处,改造南滨河路等主干道6条,天元商业综合体、中天健广场等商贸实体建成运营……各类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不仅提升了城市品位,完善了城市功能,也使临夏市成为一座现代宜业、生态宜居、休闲宜游的幸福小城。

顺应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临夏市不断增投入、保基本、补短板,经济发展更具民生温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逐步实现。

这五年,改革创新激发新动能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临夏市明确把产业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经济建设、项目落地各领域打出一系列“组合拳”,进一步凝聚了加快全市发展的内生动力。

抓住农村“三变”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等*策机遇,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振兴“五大园区”,流转土地1.7万亩,种植西瓜、树莓、高原夏菜等特色作物2.5万亩,亩均产值超过元。建成牛羊养殖加工企业、合作社家,年交易量万头(只),交易金额达80亿元。突出发展文旅首位产业,八坊十三巷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其城中村改造的典型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魅力折桥湾”入选文化和旅游部10条*河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开工建设华谊兄弟星剧场美好生活综合体、马家窑文化公园暨博物馆群酒店群、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等彰显临夏文化特质的文旅项目,高质量举办全国首届牡丹芍药产业联盟大会、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河州牡丹文化月等独具临夏魅力的节会赛事,改造提升人民红园、三道桥十字和一大桥,临夏市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年过境游客近千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从年9.7亿元增加到年27.4亿元。

时值初冬,入夜后的临夏市城区处处流光溢彩,造型各异的LED灯、霓虹灯交相辉映,一派祥和安宁。

“现在的人民红园凉爽惬意,四季有景,我和老伴有空就来这里转转,感觉很舒心!”市民赵艳爽朗地说道。

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不断涌现的城市综合体,焕然一新的乡村面貌……五年的蝶变,让临夏市这座城市更大、更美、更加便捷,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相信全市上下勠力同心,携手共进,未来五年,临夏市儿女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谱写更加壮美的华丽篇章。

来源:民族日报

原标题:《一份厚重提气的时代答卷——临夏市第十四次*代会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